28 March 2016

談香江龐克軼事到韓流邪風


早幾日,在網上看到一篇以《前衛 Punk 男勁反叛「我係最早嘅本土派」》為題的訪問,內容是關於一名叫 Sam 的男子。這位受訪者,熟口熟面。讀完整篇訪問,在腦海深處勾起了一個名字,10 年前一個本地龐克界的爭議人物:「心仔」。

香江時裝界的首龐克 ( Punk ) 思潮,相信是在 2000 年頭開始。適逢日本在經濟大倒退後有復甦跡象,當地各項文化產業也隨之興旺起來。當時「日本風」趨勢猛烈,就如今天的「韓國風」一樣,滿佈香城的大街小巷。而那時「日本風」對於香江時裝界的影響,除了一眾「裏原宿」日系潮牌充斥香城街頭之外,一本以 80 年代「Club Punk 文化」的女裝雜誌《Kera》,和一些日本視覺系樂團略帶龐克味道的造型,也影響了部分香城青年的穿衣態度。然而,當時在香城的龐克青年,大致可分為三類。

第一類,視《Kera》為聖經,同時對書中喪煲的日牌 Super Lovers 和其龐克副線 Lover's Rock 趨之若騖,就算買不起這兩個在銅鑼灣崇光百貨 ( Sogo ) 設有專櫃的品牌,也會嘗試到旺角一些造衫小店,依據雜誌中衣服的款式訂造一些仿製品。

第二類,身上的衣飾,多來自當時全香城唯一售賣英倫龐克「聖物」Underground 的 De~javu。De~javu 有三間分店,位於尖沙咀利時商場二樓、三樓和銅鑼灣利舞臺 ( Lee Gardens ) 後方的樓上鋪,主要售賣自家設計服裝 Underground I.D.K.,和一些由店主引入的外國牌子,如英國的 Angry、Dupe Clothes Manchester England,澳洲的 Red Dot 等等。

第三類,信奉「龐克之母」Vivienne Westwood 於 1971 年,在倫敦皇后路 ( Queensway ) 開設的二手精品店 Let It Rock 其 D.I.Y. 傳統,主張身上所有衣服都由自己親手製造。依稀記得「心仔」當時就是在旺角 Chic 之堡,開設了一間售賣自己 D.I.Y. 服飾的店鋪,名叫 Punk.com。

自古「文人相輕」,時裝人也是一樣。一種港式龐克風格,三種不同的表達方式。誰是最有型?誰是最正宗?誰是最具龐克精神?那時因為這些永遠沒有答案的問題,令香江時裝界的龐克領域,出現了不少紛爭。

今天,「心仔」已由一個龐克青年,變成一個主攻「基金佬」和「保險佬」市服的洋服裁縫,他「要搵食」。他不再「玩」龐克。他歸咎於香城人不包肯包容這種文化。但正如「心仔」在訪問的開頭所說,龐克是「倒董 ( 建華 )、燒國旗、遊行示威、表達對社會嘅不滿」的行為,那麼敢問上述所有行為,從來有那一種的發起目的是乞求別人的包容?

而且,「心仔」在訪問中又表示從前「喜歡龐克文化是因為它堅持的理念」。現在看來,他從一開始就只是抱著「玩」的心態,今天一句「要搵食」,就不再「玩」了。不再堅持了。一句「要搵食」,就否定了往日自身的一切。

龐克,是代表反叛。反叛,不一定就是龐克。你穿得龐克,可能只因你覺得龐克很型很潮。相反,一個人就算不穿龐克,在行為和心態上,也可以展示出龐克的精神和理念。

其實,龐克思潮在香江時裝界沒落,某程度上是因為「原宿文化」被 Number NineUndercover  昇華至更高層次,與及 Hedi SlimaneDior Homme 所引發的「瘦身衝擊」,加上 Ann DemeulemeesterMaison Martin Margiela 進駐中環的安蘭街,開拓了香城人的「安德惠普視野」。那時全個香城的青少年,他們的穿衣態度已慢慢朝著「Hi-End」的方向走去。從始街上再沒有人穿著龐克,Underground 的商謤也被 I.T 集團所註冊,成為了一個「抄考」Dior Homme 的土炮品牌。香江龐克熱潮就始大江東去。

是因為缺乏香城人的包容,加上「要搵食」,定一話全因龐克熱潮已過,才令「心仔」放棄自己喜愛的龐克文化,相信只有「心仔」自己最清楚。然而,我們卻能從這單香江龐克軼事中,看出一個香江時裝人的通病,就是缺乏堅持。

缺乏堅持,隨波逐流,是香江時裝界,一直被外國人牽著鼻子走的主因。舊日的香城人,在受到「英倫風」或「日本風」的感染下,若能有幸悟出適合自己的穿衣態度和風格,只要肯一直堅持,貫徹始終,也能有所作為。你堅持「英倫風」,十年後,你有機會成為下一個香江「英倫風」代表:方大同 ( Khalil Fong );你堅持「日本風」,十年後,你有機會成為下一個由香江進軍日本的粉色女孩: 張倚雯 ( Eva Cheung )

可是,現今在香江橫行的,是模仿歐美日風格,僅將三者潮流共冶一爐的「韓流邪風」。一個毫無歷史與美學根底,只懂得摸仿和利用網絡炒作自己文化的國家,你堅持它那「四不像」的穿衣風格,十年後,你究竟能成為什麼?

沒有了「龐克心仔」,可能不是香江時裝界的一個重大損失。但以其推拷,香江時裝界的未來,相信肯定會產生不少個不倫不類的笑話與遺憾。

22 March 2016

《潮流教主》道出香江時裝工業的缺失


無線電線的《潮流教主》 ( Fashion War ) 終於播放完畢。而香江時裝界對於這套本地製作的劇集,普遍是抱著恥笑的態度給抒「負評」。無錯,香城柒人柒事實在太多。但是,在香江時裝界,究竟有幾多人看過《潮流教主》後,有反思自省過?

一舊糞便,若能夠好好運用,作為肥料,也能種出美麗的花朵;即使是一堆嘔吐物,若我們對它抱有耐性,細心觀察,也能從它身上,悟出注意飲食的健康之道。

香江本土時裝界,一直也不健康。有人歸咎於香城政府,忽視本土時裝工業發展,沒有完善配套,支援不足。也有人將責任推諉於香城製衣工廠北遷,導致本土年輕設計師找不到好的樣版師父。其實缺乏「天時」、「地利」,並不是本土時裝工業發展不順的問題之癥結所在。歸根究底,問題是出於「人」的缺失。

做事想「一步到位」,是香城人的「死症」,不少本地年輕設計師也是。在《潮流教主》中,葉朗的繼任人張逸寧,能夠在短時間由助理編輯升任為總編輯,在現實中根本就是荒謬。同樣,跳出「公仔箱」,翻開本地潮流集誌,看看內頁吹捧的甚麼「本地新晉設計師」、「本地星級造型師」,何嘗又不是如此荒謬?

而且,當本地潮流雜誌介紹這些「本土時裝新星」,著眼點往往是他們虛幻的個人色彩或人氣,甚麼「英國流學生」、「時尚先鋒著用」、「明星潮人著用」。相反,真正紮紮實實的資訊,如他們設計背後的理念,最多可能只寫二十隻字。當然,穿他們設計的那些所謂「先鋒」、「明星」,大都是不懂時裝。這些所謂「先鋒」、「明星」的穿衣態度,仍然停留在穿最新最 hit、誇張做作就是有型的層次。

不合適的「Presenter」,的確能在短時間內為這些「本土時裝新星」,帶來一時的人氣和存在感。但當這些「本地設計新星」被講濫著臭,終歸只會令他們成品本身合適的「Target」卻步,則嚇怕那些能為「本土時裝新星」,帶來正面態度和健康發展的長期擁躉。

香城的潮流雜誌、「時尚先鋒」、「明星潮人」,就好比《潮流教主》中的葉朗,將「我話佢係潮流,佢就係潮流」的不良風氣推波助攔。實際上懂時裝的人都知,這句說話,是「傻仔先信」的笑話。然而,這種笑話,卻每星期不斷在香城發生。這些笑話,最終種出的就只有「偃苗助長」的惡果。

誠然,被香城潮流雜誌不斷吹捧的「本土時裝新星」,他們的作品,大部分說穿了,又是甚麼英倫風、法國味、意式、日系等等外國東西,完全缺乏代表香江的「地域意義」。就算是在近年看似攪到有聲有色的「香港青年時裝設計家創作表演賽」,40 年來有誰的設計是標榜著獨一無二的「香港風格」?近年來,印象中就惟獨譚佩杏 ( Shirley Tam ) 的男裝《Pling Blong》,其設計靈感是來自香城人喜愛的「打麻雀」文化。

問心,作為消費者,要穿出英法意日風格,何不直接購買「完汁完味」的英法意日品牌?更何況是住在外地的鬼佬?就正如我們情願看原裝的日劇《First Class》,也不願意浪費生命,看抄襲它的《潮流教主》一樣。

假若不談「地域性」,論創意,散發出獨有的「靈性」,同時又有能力創造出動人的服裝之本地設計師,老實說,真的不多。「靈性」的培養是一種修行,最佳的訓練,當然是接觸藝術。即使香城是一個「文化沙漠」,現在是網絡世代,安在家中也能吸收不同時空、不同地方的「藝術營養」。要將時間花在十集韓劇、唱通宵K、自拍十張相放上 Instagram、吃喝玩樂等等沒有「藝術營養」的活動,定一話安在家中,靜靜地觀賞一套沉悶的文藝電影,完全取決於設計師自身一念之間。

人,不能改變「天時」和「地利」,但人卻能夠改變自己。同時,改變是不可能「一步到位」。在時裝界,不少頂級計設師,也是經歷過長時間的磨練,才能走到人生頂鋒。年屆 45,Lanvin 的新任創意總監 Bouchra Jarrar ,也是在 39 之齡才開始自己的個人品牌;傳得好衡的 Dior 女裝繼任人 Jonathan Saunders ,今年也男人 40,之前還一直為自己的個人品牌在二線市場奮鬥,更是長達 13 年之久。

香城的所謂「本土時裝新星」,那怕香城政府給他們再多的資源,他們究竟又夠唔夠叻,好好運用那些資源,去改變世界?有時,資源不足又未夠歷練,倒不如退一步,不做高級時裝,暫且降低要求,做低級時裝。做得好,自然也有人會 buy。不要像《潮流教主》一樣,無「筆直」又要「充大頭鬼」,最後拍到不倫不類。反觀在時尚之都法國,也不全是賣高級時裝,當地有不少如 De Bonne Facture 的小品牌存在,設計簡潔亳不花巧,一樣做得賣座叫好。

常常聽到別人呼喻「支持本地設計師,購買本地品牌」。倘若這些本地設計師只是「偃苗助長」後的惡果,幫襯他們,害了設計師;你穿上身,也苦了自己。

10 March 2016

我們都是小賈斯汀


潮流界刮起的「唯特萌風」十分猛烈。而天天吹奏的,是那些天皇巨星、時裝先知、網絡 Blogger 與潮流雜誌。

剛剛收到消息,小賈斯汀 ( Justin Bieber ) 黎緊今年嘅 World Tour 所推出嘅 Merch,居然係按照 唯特萌 ( Vetements ) 2016 S/S 完全倒模複製,簡直係戇QQ。

不過,戇QQ也是人之常情。皆因受到各大媒體不停吹捧的唯特萌,已成為了一種潮流「指標」。

這種潮流「指標」,仍在無邊的潮流苦海沉淪既潮童就嘅 Buy;就算是一些已上岸嘅明眼人,只要對他們日日「洗腦」,總有一天,他們也是會將腰間的荷包打開。

只要潮,懶理品牌背後理念,或者著得舒唔舒服、自己好不好睇。我們都是戇QQ。我們都是小賈斯汀